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美食.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美食. Show all posts

Sunday, 8 March 2015

春节的聚会~娘惹佳肴

春节是跟亲朋好友欢聚的季节。说到欢聚,难免离不开“吃”这一环。无论是亲自下厨煮几道小菜,还是上馆子寻找佳肴,都通过“吃”增进了人们的感情。

羊年与友人的首个聚会,选了深具本土特色的娘惹餐厅Little Heritage House小雅轩。

春节的聚会~娘惹佳肴

Little Heritage House座落在八打灵再也17区,供应各式娘惹佳肴。虽然座落在现代商业区,东主把峇娘惹宅邸的元素融入设计中,让食客犹如进入时光隧道,来到土生华人的家用餐。

春节的聚会~娘惹佳肴

春节的聚会~娘惹佳肴

点餐后,不忘在餐厅逛一圈,好好欣赏这小小的峇娘惹博物馆。走了一圈,第一道拼盘正好送来了。拼盘包括春卷、五香肉卷等。由于大家都饿了,上了第一道菜便马上开动。

春节的聚会~娘惹佳肴

接着,侍应送来娘惹豆豉马铃薯焖鸡(Ayam Ponteh)。这道菜很适合下饭。浓浓的酱汁配上白饭,让人充满幸福的感觉。

春节的聚会~娘惹佳肴

接着还有蕹菜巴拉煎。简单的蕹菜跟虾膏炒一炒,特别惹味。

春节的聚会~娘惹佳肴

这道鱿鱼丝炒沙葛(Jiu Hu Char),是采用鱿鱼丝、沙葛丝、红萝卜及冬菇翻炒而成。食用时,用生菜包着跟甜酱及辣酱,让人食指大动。

春节的聚会~娘惹佳肴

最后,各式菜肴配上独特的娘惹香菜饭(Nasi Ulam Nyonya)。这道香菜饭看似简单的炒饭,准备功夫可一点都不简单。各种香菜都必须切碎,才能让它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春节的聚会~娘惹佳肴

用过餐,热情的餐厅老板特别带我们到楼上参观特别为餐宴而设的餐区。该处的布置就像娘惹的住家,让人们舒适地举行私人聚餐或派对。老板还特别为我们解说娘惹的由来及发展。他还特别强调小雅轩没提供Wifi服务,让人们好好的用餐,感受独特的娘惹佳肴。

Monday, 1 September 2014

潮州月饼贺中秋

中秋将至,一些月饼早在农历六月便抢先上市。各式月饼中,还是以广式月饼为主。还没看到潮州月饼的踪影。

踏入农历八月,文良港潮州饼家的梅菜月饼终于被分销到这儿。就像往年,妈妈买了一个回来,让全家尝尝这秋节的食品。

把月饼送入五脏庙前,让笔者客串客串摄影师,给月饼拍一个“个人”专辑。

首先拍一拍月饼外观。

潮州月饼贺中秋
梅菜月饼
拆开包装纸,饼皮都粘在包装纸上了,就只能拍内层了。饼皮上的黑点不是蚂蚁噢!它是香喷喷的芝麻。

潮州月饼贺中秋
梅菜月饼
切开月饼,看到美味的馅料了,让人食指大动。

潮州月饼贺中秋
梅菜月饼
专辑完成,要把月饼送入五脏庙了。

Monday, 16 June 2014

父亲节聚一聚

炎热的六月天,重点节日当然是父亲节。但,世界杯足球赛的热浪似乎把父亲节比了下去。节庆当天,决定全家人上馆子吃顿饭,向父亲致意。在五花八门的美食中选一实在不简单。最后选了汤师父餐厅。 

汤师父店如其名,主打养生靓汤。起初,我们只是准备点几道小菜靓汤;在部长的极力推荐下,还是选了父亲节套餐。

首先上座的是鱼翅花胶干贝炖汤,马上拿出相机给靓汤照个相。可惜照片失焦了,没把重点食物拍出来。 
父亲节聚一聚
鱼翅花胶干贝炖汤
接着侍应生端上四季普洱香。这道菜肴清香可口,加分。。 

父亲节聚一聚
四季普洱香
还有雪菜鱼片豆腐煲。这道菜的味道稍微咸了;不过跟豆腐搭配还可以接受。

父亲节聚一聚
雪菜鱼片豆腐煲
最后主菜——汤师父盆菜出场。父亲节吃盆菜好像不是很搭嘛。。;只能说是以年节的食品隆重庆祝父亲节吧!

父亲节聚一聚
盆菜

用过餐,几经催促,侍应生才送上甜品——冰花燕。甜品味道一般,也没给甜品留影。

不过,无论食物的味道如何,可以全家坐下聚一聚,已经是最珍贵的。套用某个广告的说法,这一刻是无价的。






Saturday, 7 June 2014

古晋的香脆米香

同事到古晋度假回来, 还带回多种砂拉越特色土产跟我们分享。

其中一种普通不过的小吃——米香吸引了我的味蕾。它不但香脆,还物如其名,散发出阵阵米香。

古晋的香脆米香
裕程米香
根据网上资讯,较类似的小食是米通及米花糖。一下也搞不清楚这米香是属于哪一类。

这种由砂拉越裕程企业生产的米香,可在一般的土产商店购得。不过,用心的同事特地从裕程的厂房购买,所以特别新鲜,米香扑鼻。

除了原味的米香,该公司还生产黑米、红米、黑芝麻、香葱、花生及咖啡口味的米香。

酷热的周末,倒杯茶吃着米香,空气中顿时散发米粒的清香。 

Sunday, 20 October 2013

来自中国北方的京式月饼

今年的中秋节多了来自北京的贺节食品——京式月饼。马来西亚的中秋节以吃广式月饼为主。对于京式月饼,我们的了解并不多。

根据网上搜索所得资料:-

京式月饼是以北京地区制作工艺和风味特色为代表的一类月饼。制作如同烧饼,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外皮香脆可口。传统品种有提浆月饼翻毛月饼自来红和自来白等。

这次买了自来白和提浆两款月饼。跟广式月饼相比,它的饼皮比较厚,也比较硬。制作饼皮的材料包括小麦粉、油、绵白糖等。自来白月饼的馅料有小麦粉、绵白糖、糖浆、白瓜仁等。桂花口味的加上干桂花;山楂口味的则加上山楂糕丁。


这不同的月饼,不同的口味,给今年的佳节添上不同的气氛。不过,对阖家团圆的祈愿却是一样的。


Saturday, 6 July 2013

公仔饼上市了。。。

公仔饼上市了。。。

虽然还有两个月才到中秋节,市场上已看到一些应节食品的踪影。

公仔饼是中秋节的一种节庆食品。据知,公仔饼只是月饼的副产品。饼家在制作月饼时,把剩下的饼皮材料压入木模,取出后烧烤成饼干。由于木模印出各种“公仔”形状,因而被称为公仔饼。比较普遍的有,肥猪、鱼、狮子、鸟等造型。这些可爱的造型深受儿童们的喜爱。

中秋公仔饼
中秋公仔饼


近年,许多商家们都把火力集中生产月饼。 公仔饼连担任配角的机会也剥夺了。市场上的连锁饼家为了更大的利润,更不会把生产线用在生产公仔饼。更甚的是,笔者去年在夜市完全找不到公仔饼的踪迹。难道公仔饼就这样被挤出市场了?


今年,很庆幸再次购得公仔饼,至少它还没“绝种”。 但,明年呢。。。

Saturday, 20 April 2013

会宁的家乡特色美食

2013年4月6日,隆雪华堂妇女组与走街再次主办茨厂街区导览活动。导览的主题是“五缘文化,百年足迹:社团,公会与社区”,重点为参与者介绍社区内多个不同性质的团体。其中,属于地缘团体的雪隆会宁会馆是其中一站。

会宁公会妇女组与美食
会宁公会

根据会宁公会网站资料,该公会部分背景如下:

会宁源自广东省四会市与广宁县两邑族人联合组成的会馆,会名拣取两邑之末一个字,故名会宁。

1922年,明智的乡贤为求同乡守望相扶,促进团结,共谋福利,遂在文良港发起筹组同乡会。当时教育未普及,社会风气仍存有浓厚之保守习尚,而本会乡贤已有高瞻远瞩,团结乡人之 会宁源自广东省四会市与广宁县两邑族人联合组成的会馆,会名拣取两邑之末一个字,故名会宁。经过两年时间之研究筹备,同乡会终于在1924年11月1日宣布正式成立,订名为雪兰莪会宁会所,租赁吉隆坡戏院街2号为会会址。1968年,在广大同乡支持下,终于得尝所愿地以7万5千元成功购下现址会所。1983 年,筹备多时之会所重建计划正式获得政府批准,在全体理事与同乡合力支持下,筹得建会基金大约20万元,逐于1984年5月初将2层门楼拆除。经过一年多的赶建,5层会所新大厦终告落成,全部耗资50万元。从此巍峨壮丽的会所昂然矗立于马来西亚首都市中心,1988年3月27日为5层新大厦举行开幕典礼。

当天,会宁公会妇女组的成员热情地接待了到来参访的人们,首先,该团妇女组顾问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会宁的地理环境及会宁公会的历史。接着,她为大家讲解妇女组成员为大家烹调的特色家乡菜。这些佳肴包括:莲藕焖猪肉、芋梗焖鸭、黄瓜酸炒什和油糍。 



妇女组顾问为大家介绍会宁会馆
黄瓜酸炒什。这的确是一道很好的开胃菜,酸酸的,给我们的味蕾来一个热身。在物资贫乏的年代,人们刻苦耐劳。只有在大日子才会烹煮丰富的肉类菜肴。因此,鸡只的内脏也不浪费。会宁人把它加入腌制过的配料,烹调出一道道的美食。 
会宁公会妇女组与美食
黄瓜酸炒什
莲藕焖猪肉顾名思义,主要食材是莲藕和猪肉。据知,产于四会的莲藕口感特别好,煮出来的焖猪肉也特别的香。
会宁公会妇女组与美食
莲藕焖猪肉
芋梗焖鸭的芋梗是指芋头的梗,含有更富的纤维质。芋梗加上鸭肉烹调后,便散发出美味的芋香,让人食指大动。
会宁公会妇女组与美食
芋梗焖鸭
油糍或煎堆是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小吃,也是一道年节食品。广东的俚语称:“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可见煎堆和年节有着密切的关系。油糍表皮是糯米粉制成。陷料是豆沙、绿豆等。外皮炸后呈金黄色。皮馅分离,陷丸摇之会转动。
会宁公会妇女组与美食
油糍(煎堆)
这几道菜肴看似简单,但,有说简单中见真功夫,要煮出好吃的食物就一点都不简单。同时,也让人们看到辛勤的先贤们的智慧,简单的食材,十足的口味。

感谢会宁公会妇女组,让大家认识该公会之余,还大快朵颐。 

Saturday, 13 April 2013

兴安人的拿手菜

“走春。寻味”当天,雪隆兴安会馆也热情地准备了家乡美食,在紫藤茶坊招待走春的团员们。据知,紫藤茶坊所处大厦是兴安会馆的产业。虽然该会的会所已经搬到十五碑,但依然心系茨厂街,活跃于茨厂街社区。

根据雪隆兴安会馆网上资料:

兴化人来自福建省的莆田市(包括莆田、仙游、福清县南部),大家言语相同,日常操讲一种独特而仍保存着中原古音的方言,叫做兴化话或莆仙话。约莫是在十九世纪的末叶,前贤们或只身孤影,或三五成群抵达雪兰莪。他们凭着天赋的体力,早期多数从事苦力工作,或经营脚车生意及矿务,慢慢成为零件商或电器行业。


兴安会馆准备的食品包括糯米煎、红龟粿、长寿面。 

糯米煎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莆俗通称“术米”,因此也称为"术米煎“。其他配料是白糖、花生仁、食油等。节庆时,糯米煎是祭祀神名的主要供品。它呈金黄色,味道香甜。


糯米煎
红龟粿也是各节庆必备糕点。龟的形状是用木制印模压印成,代表长寿。馅料有绿豆、红豆、花生及充满南洋风情的椰丝等。 


红龟粿

红龟粿

各类馅料

长寿面,在莆田称妈祖面。主要材料是手工线面、花生仁、香菇、干黄花菜、鸡蛋、豆腐条、五花肉、紫菜等。据悉,古时,莆仙一带的渔民们,会给出海的家人准备妈祖面,祝福他们平安归来。现在,由于制作长寿面的材料比较考究与繁琐,只有在重大的日子才会准备这道佳肴。无论如何,寿面成为春节必备食品,寓意着平安、吉祥、长寿。 


长寿面

手工面线

长寿面配料

籍着走春活动,我们有机会品尝这几道充满祝福的美食。 感恩辛劳的兴安妈妈们,为大家带来平安与幸福的祝愿。



Monday, 25 March 2013

嘉应人的家乡佳肴

农历正月十四,我到吉隆坡参与“走春。寻味”活动。这项活动让参与者走入茨厂街一带的各巷弄,透过品尝美食,认识整个社区。

“走春。寻味活动”除了寻找茨厂街各特色小吃,还获得各会馆的全力支持,为大家准备了各种美味的家乡菜。其中一家参与的会馆,是坐落于苏丹街的嘉应会馆。 



众人抵达嘉应会馆后,执委们先为团友介绍嘉会馆的历史。接着,执委热情地招待大家享用各种客家美食。其中包括:客家酿豆腐、黄酒鸡、红粷猪肉、粗叶板,客家擂茶、等。 


执委介绍嘉应会馆
执委介绍嘉应会馆
各式客家美食
嘉应会馆的执委说,家乡的水质很好,做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用优良水质饲养出来的鱼也特别甜美。老祖宗们把两者结合,便成为AA级的客家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

另外,客家也有着酿黄酒的文化。在客家农村的宴席经常会看到黄酒的踪影。而黄酒鸡,更是坐月子不可少的食品。

黄酒鸡
黄酒鸡的材料
红粷猪肉
红粷猪肉的材料

炒老鼠粉,好像都是普通不过的食物。原来也是客家美食。


老鼠粉
特色糕点,粗叶板。


粗叶板
嘉应人的家乡佳肴
粗叶
除了以上食物,还有算盘子、擂茶及炸年糕。

炸年糕又跟客家人有着什么关系呢?原来这原自女娲补天的传说。每年正月二十“天穿日”,客家人感念女娲补天的恩德,会休息一天。当天客家人会准备炸年糕来拜祭,象征女娲补天用的五色石。 

餐后,执委们还带领大家参观会馆的关帝庙。嘉应会馆原为庙宇式建筑,设有关帝庙。后来,会馆进行重建,保留了一层供奉关帝。 

这一站让大家更了解嘉应会馆及客家佳肴。背后默默贡献的嘉应会馆妈妈们,你们辛苦了!









Sunday, 24 March 2013

文良港潮州饼家的味道

约20多年前,当许多家庭还安装着“丽的呼声”时,小箱子每天18小时不间断地广播着各种节目。商业广告更是少不了。

丽的呼声小箱子,照片转载自LifeTV.com.my
各式广告中,对于“文良港潮州饼家”的月饼广告有着深刻印象。每年中秋节前,小箱子必定传出这饼家的广告。广告中介绍着各种潮式风味的糕饼,像朥饼糕,芋头月饼,梅菜月饼。这些产品的名字每天从小箱子传出,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子里。

直到某一年的中秋节,妈妈在巴刹购得这饼家的梅菜月饼,终于得见它的庐山真面目。尝了一口后,喜欢上它的味道了。之后,妈妈还买了该饼家的朥饼和芋头月饼,一样满足了我们的味蕾。


这次来到文良港潮州餐室饼家,只能购得一种潮式梅菜饼。由于离开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其他潮式月饼则一律欠奉。



潮州饼家,我们中秋节再见吧!








Saturday, 16 February 2013

长寿的祝福~红龟粿

大年初七~人的生日

在华人社会中,许多食品除了好吃,还有着深一层的意义。一种称“ 红龟粿”的糕点,便代表着长寿。在各种喜庆与祭典中,红龟粿是必备的食物。


市面上,红龟粿以龟形的居多。实际上,红龟粿有三种主要的形状,分别代表着“福,禄,寿”。特别是拜天公时,许多家庭会准备全部三种形状的红龟粿。
  1. 蟶 -代表福气
  2. 圆形 -代表荣禄
  3. 龟形-代表长寿
籍着这篇随笔短文,祝大家: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